經內鏡粘膜下
隧道腫瘤切除術
日前,我院程宗凱醫生成功為1例食道腫瘤患者實施經內鏡粘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(STER),手術過程順利,患者已痊愈出院。STER技術集ESD技術、隧道技術和荷包縫合技術于一體,手術難度大,技術要求高,為消化內鏡領域尖端的技術之一。
患者曾某某,女性,58歲,上腹部隱痛不適已有半年多,胃鏡檢查發現距門齒28cm近賁門見一約1.5x2.0cm隆起,表面光滑,考慮食道粘膜下腫物。
瘤體切除后,創面干凈,無殘留及滲血
超聲內鏡提示:考慮食管SMT為平滑肌瘤可能性大,間質瘤不排外,有明確手術指征。與家屬充分溝通后,遂決定采取經內鏡黏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(STER)。手術30分鐘順利完成,術后患者3天進食,并順利出院。病理結果證實為食管平滑肌瘤。
(圖示:STER手術過程)
經內鏡粘膜下隧道腫瘤切除術(STER):利用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層之間的空間建立“隧道”進行操作,手術時間短,創傷小,術后患者恢復快,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管和賁門的黏膜層。它需要在約3.5毫米厚的食管壁上建立一條“隧道”,穿過3-4cm的消化道管壁,鉆進狹小“隧道”內找到并剝離出食管腫物,把腫物挖出來,再把隧道口封上。術中輕微的偏差即可能導致穿孔及大出血,且食管腫物臨近主動脈,也增加了手術難度及風險。
近年來,隨著內鏡技術快速發展,內鏡下切除消化道腫瘤以其微創,安全,高效且術后恢復快等優勢逐漸代替了傳統的外科手術和腹腔鏡治療。STER手術對術者內鏡操作技術要求極高,宜豐縣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功開展STER技術,標志著醫院消化內鏡診療技術再次取得了新的進展,達到國內同級醫院的領先水平,為患者提供了“不出門”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同等治療服務,減輕了患者負擔,節省了醫保資金。